申报项目概览
项目类型 | 项目简介 | 项目数量 | 涉及专业与产业 方向 |
---|---|---|---|
师资培训 | 以紧跟行业前沿的课程教案为主,将教学系统、案例视频以及授课课件等 多种教育途径相结合,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组织教师开展技术 培训、经验分享、项目研究等工作,以线上资源分享与线下实训操作相结 合的模式提升教师的项目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打造更高层次专业型、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师资团队。 | 8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计算机相关专业 |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础地建设 | 面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 智能等相关专业院校,知途教育向合作院校提供软硬件、技术、平台等方 面的资源,引入软硬件技术、理念方法,围绕课程实训、课程设计以及毕 业设计等环节,帮助高校搭建在线实践平台,与高校联合建设实验室、校 内实践基地等,服务于高校基础教学及实训科研,提升学校专业实践环境。 | 5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计算机相关专业 |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 结合高校的专业特色和教学优势,将最新的产业技术、人才需求引入到教 学过程中,以多种形式探索新工科教育实施路径,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人 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建设、项目案例教材、微专业、共建实训基地等, 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打造一批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 2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计算机相关专业 |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企业提供经费、技术、平台等方面的支持,将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行 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中,通过单门课程或系列课程的建 设,协助院校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形成能够满足行业发展需要 的、可共享的课程及教材,同时加强慕课、微课等数字课程建设,在形成 学科特色突出的院校课程成果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并能推广应用,以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 5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计算机相关专业 |
申报项目-师资培训
- 1、申报条件
- (1)项目申报人应为主管教学领导、教师发展的负责人,项目申报有关院系专业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相关计算机专业;
- (2)项目申报人应在项目要求的相关领域有专长,有完善的培训计划。能够代表该培训方向在行业内的最新发展方向,有教师培训经验的团队优先;
- (3)项目申报人所在院系能够提供培训场地,场地面积以能够满足参培人员数量为准,场地内需具备与参培人员数量匹配的电脑,电脑配置须能运行所培训的软件。
- 2、项目内容
- 拟设立8个项目。该项目面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主管教学领导、教师发展的负责人或专业老师。以紧跟行业前沿的课程教案为主,结合知途教育的企业项目数据,将教学系统、案例视频以及授课课件等多种教育途径相结合,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组织教师开展技术培训、经验分享、项目研究等工作,以线上资源分享与线下实训操作相结合的模式提升教师的项目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打造更高层次专业型、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师资团队。
- 3、建设要求
- (1)院校高质量完成师资培训项目所约定的任务目标,开展针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教学方法、专业课程研讨、人才培养方案研讨、技术综合应用等主题的师资培训班或研讨班;
- (2)须建设完整的培训课程大纲、课程体系和课件文档,与培训课程配套的考核办法和相关试题;
- (3)须在培训课程完成后的一个学期内,推广该课程,参加学习结课的教师数量不少于项目内容要求中约定人数,并提供相关教学证明,形式不限。
- 4、支持办法
- 拟支持8项师资培训项目,建设周期从立项日起为期一年。
- (1)知途教育拟为入选项目每项目提供2万元的经费支持;提供师资研修院平台的SAAS服务支持,平台可用以学员的学习、研讨、交流和线上答疑,服务周期等同于建设周期1年;
- (2)知途教育将自主组织项目合作期间的培训交流活动,培训地点设在项目申报人所在学校或知途教育总部及各分公司所在区域;
- (3)知途教育为立项项目成立专门项目对接团队,具体负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企业讲师、线上答疑、技术支持等服务;
- (4)本项目建设周期建议1年。
申报项目-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 1、申报条件
- (1)申报人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教师;
- (2)申报人所在院校已具备或准备建设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应用环境相匹配的软硬件基础条件;
- (3)申报人所在院校需组建校内实训专业教学体系研究团队(团队负责人至少有3年以上相关专业教学经验)与知途教育共同研究及执行实践条件建设体系;
- (4)实训基地建成后,愿意将项目成果公开给兄弟院校,并进行经验交流分享,组织观摩学习,推广建设与教学经验。
- 2、项目内容
- 拟设立5个项目。面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院校,知途教育向合作院校提供软硬件、技术、平台等方面的资源,引入软硬件技术、理念方法,围绕课程实训、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环节,帮助高校搭建在线实践平台,与高校联合建设实验室、校内实践基地等,服务于高校基础教学及实训科研,提升学校专业实践环境。同时可依托知途教育的技术资源和社会资源,成立知途工作坊,承接实际项目,提升学校实践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 3、建设要求
- (1)根据申报人所在院校的实际情况和申报人的需求,知途教育派遣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级讲师,契合院校一线教育教学改革需求,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开展培训,推进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工作,帮助合作院校完善专业课程教学建设,带动参训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培训、课题研究、技术研讨、学习和交流活动;
- (2)项目期内,校企合作至少建设完成1个共建实践(实训)基地;
- (3)基地建设完成后,可利用知途教育的技术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1+X认证或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培训认证;
- (4)建设完成的实践基地具备行业应用展示及兄弟院校参观功能。
- 4、支持办法
- (1)平台支持:知途教育拟资助入选项目每项目总价值50万元的实验实训教学管理软件平台,包含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辅助教学和实验管理系统等,支持20人并发,使用周期为1年;
- (2)实训室建设支持:知途教育提供专业全面的实训室建设解决方案,技术方向涵盖行业特点技术,并免费知途教育软件的安装调试服务;
- (3)专人对接:项目建设完成后,专人对接负责,随时保持双向沟通和交流,做到交流反馈零延迟;
- (4)知途教育对每个申报成功的院校提供在线学习平台的课程使用服务;
- (5)项目总结与验收: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进展提交结题报告后, 知途教育将对项目进行验收;
- (6)本项目建设周期建议1年。
申报项目-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闻科建设
- 1、申报条件
- (1)申报人所属院校具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或专业群,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开设历史不少于1年,具备良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础和条件,发展建设新工科相关专业体系;
- (2)申报人为全国范围内高校(本科)相关学院、专业的负责人或者教师团队(若是教师团队,须指定一名项目负责人);
- (3)申报人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相关领域中,任选一个方向进行项目合作;
- (4)愿意共享相关课程建设成果,促进先进教学方法的传播,知途教育保障申报人的成果署名权。
- 2、项目内容
- 拟设立2个项目。该项目的建设目标,是围绕目前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热点,涵盖实时计算、离线大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机器学习应用、计算机视觉以及AI端云协同开发等领域。提升高校工科专业建设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联合性,服务于高校基础教学和科研项目。面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知途教育利用自身产业优势与技术实力,结合高校的专业特色和教学优势,将最新的产业技术、人才需求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以多种形式探索新工科教育实施路径,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建设、项目案例教材、微专业、共建实训基地等,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打造一批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 3、建设要求
- (1)在项目启动前应制定完整的新工科建设研究计划或实施方案,明确企业支持资金及资源的投入方向和目标成果;
- (2)院校领导支持推进新工科项目的建设,能促进项目的按时实施和完成;
- (3)包含但不局限于以下方向: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划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的完善、项目案例教材的开发、微专业的设计与开发、实训基地的共建、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的创新等。
- 4、支持办法
- (1)经费支持:知途教育拟资助入选项目每项目5万元人民币经费支持和1套价值50万元的实验实训教学管理软件平台的SAAS服务支持,服务周期等同于建设周期。其中申报方案优秀、人才培养潜力突出,有广阔合作前景的院校将大幅度增加支持力度,进行重点扶持;
- (2)技术支持:知途教育提供专业全面的课程建设方案,涵盖行业用人需求和技术应用特点,并提供免费知途教育软件的安装调试及培训服务;
- (3)专人对接:项目建设完成后,专人对接负责,随时保持双向沟通和交流,做到交流反馈零延迟;
- (4)项目总结与验收: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进展提交结题报告后,知途教育将对项目进行验收;
申报项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1、申报条件
- (1)申报人所属院校具有相关专业或专业群,具备良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础和条件;
- (2)申报人为熟悉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技术的相关专业负责人或骨干教师,从事相关专业教学、科研工作3年以上,具备组织和指导项目实施的能力和经验。课程的主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能够高质量地承担起慕课建设和运行工作。
-
(3)项目建设方向
示范课程建设方向:申报课程与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相关(计算机视觉、大数据分析方向优先),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以教学设计为核心,创新教学方法,完善学习评价,保证教学质量。
课程改革方向: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岗位的需求,补充新的知识技能,引入新的教学实验实训案例,以满足岗位对人才技能的要求。 - (4)以现有课程为基础,至少开设1年以上,申报课程学时不少于32学时,平均每年开设次数不少于一次。需要提供现有课程大纲、学时分配等资料,实践类课程应提供所用教学平台、考核办法、教学方法特色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受益面大的课程申报。
- (5)愿意共享相关课程建设成果,促进先进教学方法的传播,知途教育保障申报人的成果署名权。
- 2、项目内容
- 拟设立5个项目。为满足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需求,由知途教育提供经费、技术、平台等方面的支持,将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单门课程或系列课程的建设,协助院校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形成能够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可共享的课程及教材,同时加强慕课、微课等数字课程建设,在形成学科特色突出的院校课程成果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并能推广应用,以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 3、建设要求
- (1)提供将立项课程引入专业培养方案或课程体系的实施方案;
- (2)设计并提供课程教学大纲:包括具体的课程目标、评价体系、课时分配、章节目录、实验与实践、习题等描述;
- (3)提供教学资源:按章节提供PPT课件、微课视频等教学资源。并提供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目、论文参考文献、网络资源等内容;
- (4)提供习题:按教学内容和进度情况,每章节均设计与该章节匹配的习题,并给出参考答案;
- (5)设计并提供课程实践:实验描述、实验步骤、实践安排与计划,若有源代码,请提交源代码文件;
- (6)创新课程教学方法:课程应提供所用教学平台、考核办法、教学方法特色等。并提供课程教学的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包含线上教学活动和线下课堂面授教学活动。
- (7)承诺将所有教学资源放在知途教育官方平台无偿开放和共享。
- 4、支持办法
- (1)经费支持:知途教育拟资助入选项目每项目5万元人民币经费支持和1套价值50万元的实验实训教学管理软件平台SAAS服务支持,服务周期等同于建设周期1年。其中申报方案优秀、人才培养潜力突出,有广阔合作前景的院校将大幅度增加经费支持力度,进行重点扶持。
- (2)技术支持:知途教育提供专业全面的课程建设方案,涵盖行业用人需求和技术应用特点,并提供免费知途教育软件的安装调试及培训服务;
- (3)专人对接:项目建设完成后,专人对接负责,随时保持双向沟通和交流,做到交流反馈零延迟;
- (4)项目总结与验收: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进展提交结题报告后,知途教育将对项目进行验收;
- (5)本项目建设周期建议1年。
申报办法
- 1、注册教师用户,填写申报相关信息
- 申报者应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平台(http://cxhz.hep.com.cn)注册教师用户,填写申报相关信息,并下载《2020年江苏知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书》进行填写。
- 2、上传文件
- 项目申报人须在平台项目申报截止时间前将加盖高校校级主管部门公章的申请书形成PDF格式电子文档(无需提供纸质文档)上传至平台。若有任何疑问,请与企业项目负责人联系。
- 企业项目负责人:张琳霞
- 电话:400-828-1210,18021392275
- 邮箱:xietongyuren@wisedu.com
- 3、公示入选项目名单
- 江苏知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将于项目申报结束后组织专家进行项目评审,并及时公示入选项目名单。
- 4、签署立项项目协议书
- 江苏知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将与项目申报负责人所在高校签署立项项目协议书。立项项目周期为1-2年,所有工作应在立项项目协议书约定的项目周期内完成。项目到期后,项目负责人通过项目平台提交结题报告及项目成果,江苏知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将对项目进行验收。
- 4、下载指南及报名入口
-
江苏知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指南.docx
-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平台报名入口